省政协经济二组:
你们在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加快《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第100号)提案收悉。我局会同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省司法厅、教育厅、人力社保厅等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对提升供给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提升工作,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浙江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为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提供浙江方案。2018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召开全省质量大会,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进行全面部署。你们提出“加快《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助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质量提升、补齐质量效益短板的良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连续三年在国务院对省级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中获得最高等次A级,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总数连续五年保持全国第一;积极开展“放心消费在浙江”建设,率先发布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指引和放心消费“三度一率”评价体系,培育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超过1.5万家,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1.6万家;积极探索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参与质量共治,温州市在全国率先向行业协会放权,将部分政府质量管理职能中的审查权、评价权、推荐权等委托给87家行业协(商)会,强化行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监督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全国人大严隽琪副委员长充分肯定;实施质量管理提升百千万工程,每年免费为1万家中小企业培训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质量教育领域先行先试,引导学校将质量纳入中小学校本教材建设,“质量强省”和“浙江制造”纳入了浙江省高中《人·自然·社会》教材,金华市在全国率先将质量教育纳入中小学地方教材;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省179所中职学校、1634家大中型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试点专业点数达381个,学生3.95万人;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省首席技师评选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入选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达5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204人,获得钱江技能大奖的20人,省级首席技师159人。建立了省、市、县三级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体系,明确企业聘用的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与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和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引进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其子女入学、户籍、住房等方面与专业技术人员享受同样政策。
浙江在质量建设方面的案例,既为全国提供了样板,也为我省开展质量促进立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7年9月,原省质监局向省人大报送《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计划建议项目,提出了立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建议将《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项目列入立法调研库。2018年,原省质监局和中国计量大学共同开展立法调研,拟定了《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可行性报告,围绕质量促进制度、质量促进途径、质量共治体系等方面,起草了《浙江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草案。目前,省人大已将《浙江省产品质量促进条例》纳入立法调研库,并列为2019年二类立法项目,同时在今年《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立法中,体现建立扶持中小企业质量提升政策体系的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采纳委员们的建议,会同省司法厅等有关部门对我省质量提升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作进一步调研,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制定《浙江省产品质量促进条例》的立法建议。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年6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www.zj.gov.cn/art/2019/12/11/art_1672754_40982431.html